青島黃海學院教育學院參加“山東省幼兒教育高質量發展公益論壇”
2024-03-20
1429 作者: 來源:教育學院
3月14日-15日,第二屆山東省幼兒教育高質量發展公益論壇在臨沂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山東省研學旅行協會主辦,青島黃海學院作為協辦單位參加論壇,我校教育學院教研室主任羅雅會、骨干教師宋悉妮、青島黃海學院附屬幼兒園教學主管張璐璐參加論壇。
本次論壇以“擁抱變化、向光而行”為主題,邀請全國行業專家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原副會長、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第二屆理事長楊志彬,教育學博士、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丁海東,山東省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方明,山東省百佳園長、泰山名校長張瑞泉,香港教育大學博士、全英中國教育研究協會成員駱樺,中國幼兒園數學教育聯盟首席培訓專家、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碩士鄧亞男和500多家全省幼兒園及相關單位負責人面對面培訓交流。
通過本次論壇為高校和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游戲觀提供了新思路,開拓了新視角。宋悉妮老師談到參會感受:面對當今社會快速變化的形勢,教育領域也必須不斷適應和創新。只有積極擁抱變化,才能不斷提升教育質量,滿足社會的需求。我們要以教師隊伍發展為核心,圍繞科技教育的主題,去擁護政策、認清形勢、順勢而為。新時代學前教育發展的核心是“培養什么人的問題”,需要遵循一體兩翼,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嚴抓教師隊伍建設,抓教育環境的創設。羅雅會老師談到:從幼兒園課程建設的生態化而言,課程不能僅僅是作為預設方案的課程,更應有追隨兒童活動的興趣與經驗的“發現”的課程。這種“發現”的課程,是在靈活而開放、自主而愉悅的幼兒活動,特別是幼兒游戲中滲透或生成幼兒學習與發展的任務與目標,是需要教師靠敏銳的專業知覺而可以“發現”的課程。張璐璐老師談到:觀察是教育的先導,是教師“教”的智慧源頭。游戲活動案例的收集與整理,需要幼兒教師在實踐中觀察幼兒的游戲,發現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捕捉游戲中“教”的契機,并適時對于自身的指導行為進行反思與評估,這既是對于教師專業素質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切實路徑。
本屆論壇聚焦公辦園、普惠性民辦園、非普惠性和盈利性民辦園、托幼機構等園所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及困惑問題,圍繞園所發展、教師專業成長、自主游戲、生態游戲和自然教育等內容,增強學前教育改革創新和服務發展能力,實現學前教育從“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從有質量到高質量的發展目標,為山東省幼兒教育高質量發展開啟新的征程。
初審:孫小南 復審:張龍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