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新聞】“中國創意產業理論之父”金元浦教授為青島黃海學院作報告
2024-05-31
3384 作者:宋春雨 來源:半島新聞
為進一步提升師生的文化創意水平,實現以技術創新夯實文藝發展的目標,探究我國文化創意發展中數字化、場景化、沉浸式與體驗化之路,2024年5月29日上午,青島黃海學院影視學院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文化創意專家金元浦在知信樓B01報告廳作“大模型元年:ChatGPT與文學藝術的發展”主題報告。青島黃海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李鎮江、影視學院院長薛永武、院長助理桑小昆及影視學院師生代表參會。金元浦教授以AI新時代人工智能為基準、ChatGPT為切入點,提出了大模型的概念,并就為什么要學習、研究大模型,大模型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以及目前大模型存在的全方位困境等內容向參會師生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關于大模型,AI專家將其統一命名為Foundation Modles,可譯為基礎模型或基石模型,具有涌現與同質化的特性。為了更直觀地展現ChatGPT技術的應用,金教授播放了一段“AI—TALK”視頻,生動地詮釋了技術與文藝的聯動,引發參會者對ChatGPT模型地思考。ChatGPT比較準確的翻譯是“生成型預訓練聊天機器人”,它擁有語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能夠通過連接大量的語料庫來訓練模型,從而具備上知天文地理,下曉世界萬象的互動聊天能力。在此基礎上,金教授闡述了大模型發展的三個階段和三次飛躍,即萌芽期(1950-2005)以CNN為代表的傳統神經網絡模型階段;探索沉淀期(2006-2019)以Transformer為代表的全新神經網絡模型階段;迅猛發展期(2020-至今)以GPT為代表的預訓練大模型階段。三個階段三次飛躍見證了大模型作為新物種出現后的快速進化,目前已經初步形成包括各種參數規模、各種技術架構、各種模態、各種場景的大模型家庭。
了解了大模型的前世今生,金教授以Open AI從成立之初到與微軟合作加速商業化進程為例,講述了Open AI的ChatGPT不僅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AIGC)浪潮的一部分,還是在GPT基礎上進一步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此外,隨著AI技術的發展,大模型也呈現多樣化,SORA文本生成視頻模型、音樂AI神器SUNO應運而生;而結合了機械設計、人工智能、傳感技術和控制系統等先進技術的人形機器人也將作為一種“未來產業”備受期待。目前,國內外大模型熱潮洶涌,谷歌、百度文心一言、百川智能、學而思MathGPT等等都是新智能時代技術發展最直觀的見證。
金教授強調指出,大模型正在開啟一個新的時代。大模型無所不能,它可以寫各類學術論文、創意寫作、商業寫作、個人簡歷甚至演講稿、小說。大模型掀起了新時代的巨大浪潮,新智能革命更為建設高質量的文化中國提供了新質生產力。
金教授將技術鏈接文藝,指出目前ChatGPT等人工智能是無法取代作家的,創作者只有在與歷史、社會、時代的互動中產生真實的連接,才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和民族的偉大作品。
這場報告讓在場師生切實感受到了Chat GPT技術帶來的偉大變革,同時,金教授也善意提醒師生: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隨著GPT-4等技術的成熟,一系列地問題也隨之浮現,如深度合成偽造信息問題日益突出、教育培養遭遇重大挑戰、版權體系面臨崩潰、平替一代的痛苦感如何消降、AI覺醒問題越發突出等。這些問題在人工智能發展的轉型期,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金教授的報告精彩紛呈,激情飛揚,一氣呵成講了兩個小時,受到了師生的熱烈歡迎。他寄語師生,要把握科技發展的機遇,以人工智能“三步走”國家戰略為指引,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創新融合,希望新時代的青年,更應該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以技術為支撐,以文藝創作為藍本,為建設高質量文化中國貢獻力量。
薛永武院長主持講座,并為金元浦教授頒發了青島黃海學院影視學院特聘教授聘書。
來源: https://news.bandaoapp.com/shares/tuwen.html?newsId=99348024472188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