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強國】校園文化|青島黃海學院:用智慧教育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
2024-09-04
4457 作者:周家杰 來源:學習強國
近年來,山東青島黃海學院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堅持以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應用驅動和機制創新為支撐,按照“提升體驗建燈塔、深化服務全暢通、數據應用大融合”的發展思路,全面構建“人機結合、人網結合”融合創新的智慧生態,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數據說話、數據評價、數據決策”的精準服務,全力推進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

認識提升,智慧教育頂層規劃引領學校長遠發展
實行智慧教育是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高校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趨勢。基于這一認識,青島黃海學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普及這一優勢,在大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高校的過程中,全面推進數字化戰略行動,出臺了《青島黃海學院“十四五”信息化建設規劃》,實施了以智慧教學、智慧學習、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教學新模式新舉措,建立了信息技術化校園與高素質人才隊伍相融合相支撐的智慧學校架構,形成了縱向貫通、橫向聯通的智慧學校生態。與此同時,青島黃海學院還將智慧教育建設納入了學校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確保了智慧教育建設的延續性和有效性。
建設提速,智慧教育投入支撐學校高質量發展
開展智慧教育需要投入建設校園基礎設施,改善校園教育教學和學習工作及生活條件。近五年來,青島黃海學院為有效支撐高水平應用型高校高質量發展,先后投入1.3億多元用于智慧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了有線、無線、5G融合的校園全覆蓋的網絡,智慧校園有了集中管理、統一服務的云服務平臺;升級了覆蓋全校的“技防+人防”的安防管理平臺,實現了校園安防監控和門禁管理全覆蓋;建設了集智慧教學、智慧科研、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于一體的3.2萬平方米的智慧化教學樓和1.1萬平方米的智慧學習空間,智慧教育有了充足的場所;建立了教學督導平臺和AI診改平臺,打造形成了集“智慧教學、標準化考場、智能管控、遠程聽評巡課、支持互聯網+賽事”的“教、考、管、評、賽”五位一體的新一代信息化教學新格局。
集成提標,構建以數據為基礎的信息化體系
青島黃海學院主動圍繞“以服務師生為中心”這個主題,對學校智慧教育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平臺、統一數據資源庫的標準進行建設,建立了集通知公告、信息查詢、辦事服務、流程審批及信息系統入口為一體的融合服務門戶,整合了“教與學”全過程管理與服務體系和學生成長綜合服務體系,構建了從招聘入職、日常辦公到薪酬績效、科研管理、職稱評審等為一體的教師發展服務體系,建立了業財融合的財務綜合管理平臺、身份權限統一管控的身份認證平臺、業務互聯互通的校級數據交換平臺和基于大數據的決策支持平臺,形成了一站式服務門戶、三大服務體系、四大應用平臺、三大支撐中心的“1343”信息化體系。
應用提級,打造智慧思政智慧課堂智慧學工三大品牌
在智慧教育實施過程中,青島黃海學院著力踐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初心使命,積極開展打造智慧思政品牌行動,建立了全國高校首家雷鋒紀念館,獲批成為“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建立了擁有120套全景教學資源的新時代紅色文化VR實踐教育基地,獲批成為“山東省紅色文化傳承示范校”。開展智慧課堂品牌打造行動,先后完成百門金課建設計劃,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1門,上線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課程145門,在學堂在線、學銀在線等平臺引課、建課750門,網絡課程覆蓋率100%;擁有中國知網、超星電子圖書等數字資源550萬冊(種),對圖書館RFID系統進行升級,建成了24小時自助圖書館和虛擬圖書館。開展智慧教研品牌打造行動,利用大數據分析精準開展智慧培訓、智慧研討、智慧評價,建立了多終端網絡微課程360門,為教師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微學習提供了方便,讓學生擁有了記錄自己成長軌跡的學分銀行。
來源: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70779983847087921&cdn=https%3A%2F%2Fregion-shandong-re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