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青春講臺,新秀競展育人新篇——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總結
2025-07-15
60 作者: 來源: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為了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提升教師運用AI 工具創新教學模式的能力,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開展了以“人工智能賦能課堂教學”為主題全員教師講課比賽,并于2025年7月14日舉行了院賽。
孫院長講話
各系部(教研室)嚴格落實“課堂教學人人過關”要求,以賽促教,全員參與講課比賽,并按照學院要求推薦13名優秀教師參加本次院賽。參賽教師都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從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設定、教學設計編寫、教學PPT的制作,老師們特別注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與課堂教學的融入,體現了較高的專業素養。
學院成立了教師講課比賽評審專家組,由五位教授組成。比賽的過程中,評委們對參賽教師的表現進行了專業的點評,既肯定了他們的優點,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參賽教師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建議。
評審專家
通過本次院賽,涌現出一批非常年輕的、優秀的主講教師。
孫寧娜老師授課過程邏輯嚴密,核心概念講解充分、案例精當,從時域局限自然引出頻域價值,層層遞進;敏銳洞察傳統教學四大痛點,并大膽融合可視化、個性化、即時反饋等AI功能,充分體現對AI賦能教學的思考;課堂互動設計巧妙確保全體學生參與課堂的同時還便于根據學情及時調整課堂教學;MATLAB去噪作業實踐導向明確,將理論扎實落地;“柳暗花明”的結語畫龍點睛,生動詮釋頻域思維之妙。整體展現了一位目標清晰、內容扎實、勇于創新、注重實效的優秀教師風采。
孫寧娜老師
姚銀鳳老師在講授之《固態硬盤及其存取原理》節段時,教學熱情飽滿,方法靈活多樣。巧妙運用AI工具拆解抽象原理,深入淺出地剖析浮柵晶體管工作機制,并創新性地融合《數字電路》基礎與量子力學前沿知識,使深奧的容變得生動形象。講解過程張弛有度,語言精準流暢,富有感染力,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專注力。其教學充分體現了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深度融合,有效激發了學生的科研探索興趣。
姚銀風老師
宋云超老師講授的《第二重要極限》通過“借錢生息”案例引出冪指函數求極限問題,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和人工智能技術,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呈現于生活情境化之中。通過學生經歷動態實驗探究、再現知識發現的歷史、經典例題分析評價和歸納提煉的過程,領悟知識點的精髓,使學習生動有趣,不斷感悟數學文化的熏陶,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本次課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見解獨到,為推動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創新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宋云超老師
在比賽的過程中,參賽教師及觀摩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積極學習借鑒他人的優點,共同提高教學水平。
初審:王如雪 復審:董軒江 終審:李宗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