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暖桑榆情|“三下鄉”帶來科技助老與防騙守護
2025-07-16
112 作者:王如雪 來源: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當智能時代的便利悄悄改變生活,家鄉的長輩們或許還在為手機操作犯愁;當詐騙分子的套路花樣翻新,老人們的“養老錢”更需要貼心守護。2025年7月14日,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鄉暖桑榆情”三下鄉志愿服務隊帶著滿滿誠意,走進了第一個活動地點青島黃島區寶山鎮大張八村,開啟了一場“科技助老+防騙科普”的暖心行動——用耐心教操作,用真心護平安。
“鄉暖桑榆情”小隊成員針對老年人的學習特點,以通俗易懂、耐心細致的方式教授智能手機使用:從微信的下載安裝、賬號注冊、好友添加到文字語音消息發送,為視力不佳的老人手把手調試字體放大功能;在電話功能教學中,協助存入常用聯系人、演示快速查找撥打,并對來電顯示、掛斷等基礎操作反復示范直至老人熟練掌握;同時聚焦屏幕設置,講解亮度調節方法,結合老人習慣定制字體大小與休眠時間。這些圍繞高頻需求的貼心教學,不僅幫老年人掃清操作障礙,更以溫度消解數字時代的疏離感,讓智能設備真正成為連接生活的便利工具。
事前了解到去往的村莊沒有投放設備,因此“鄉暖桑榆情”小隊成員采用卡片講解,隊員們將智能手機,卡片上面安裝了錄音設備,志愿者們提前將智能手機各功能的使用講解方法清晰、緩慢地錄入其中。當老人們在家中操作遇到困難時,只需按下卡片上的播放鍵,就能再次聽到詳細的講解,就像志愿者在身邊指導一樣,極大地解決了他們課后遺忘的難題。
防詐騙宣講同樣是活動的重要環節,志愿者們列舉真實案例,詳解冒充子女借錢、虛假中獎等常見詐騙手段,提醒老人遇陌生電話要求轉賬、提供銀行卡信息時務必警惕,及時與子女或社區工作人員核實,還編出“陌生來電要警惕,可疑鏈接不點擊;涉及錢財多核實,守護錢包別大意”等朗朗上口的口訣助其記憶傳播。這些圍繞高頻需求的貼心舉措,不僅幫老年人掃清數字操作障礙,更以實用指引筑牢財產安全防線,用溫度消解數字時代的疏離與風險,讓智能生活既便利又安心。
當然其中也有已經熟練使用手機的奶奶,奶奶們坐在一起聊天。她們會耐心傾聽奶奶們講述過去的故事、生活中的趣事,也會和奶奶們分享校園里的新鮮事、年輕人的生活點滴。聊到開心處,大家都笑得格外燦爛,原本有些拘謹的氛圍變得十分融洽。這樣的聊天不僅拉近了志愿者和奶奶們的距離,更讓老人們感受到了如同家人般的陪伴與溫暖。
“鄉暖桑榆情” 小隊復盤時發現,老人們在最開始對志愿者存在質疑不相信的問題,雖通過聊天打消了疑慮,但所需一定的時間,為此在下次的活動中我們將開展破冰小游戲快速融入他們;針對防詐騙宣講,考慮加入情景模擬增強代入感。與老人聊天中,察覺部分獨居老人更需陪伴,擬定期組織茶話會。大家一致認為,需進一步細化教學分層,讓服務更貼合不同老人的需求,讓溫暖持續傳遞。
“三下鄉”為老服務活動,不僅幫助老年人掌握了智能手機的基本使用方法,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數字化生活,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還提高了他們的防詐騙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他們以專業知識和愛心行動,為老年人送去溫暖關懷,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而這并非終點。在接下來的一周,“鄉暖桑榆情” 團隊已規劃后續系列活動,將以飽滿的熱情持續為老年群體提供多元服務,讓這份關懷長效延續,惠及更多老人。
初審:王如雪 復審:董軒江 終審:李宗鋒